游褒禅山记翻译_文言文<<游褒禅山记>>翻译

日期: 栏目:文学百科 浏览:293 来源:tugaga

游褒禅山记翻译_文言文<<游褒禅山记>>翻译

常作为语言文字、语言文学、语言文化的简称,其本义为语言文字。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。下面是小编为久久游戏网(http://www.999005.com)的粉丝们整理的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,仅供参考,欢迎久久游戏网(http://www.999005.com)的粉丝们阅读。

<<游褒禅山记>>

原文:

禅山亦谓之华山,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,而卒葬之;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冢也。距其院东五里,所谓华阳洞者,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。距洞百馀步,有碑仆道,其文漫灭,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,盖音谬也。

与四人拥火以入,入之愈深,其进愈难,而其见愈奇。有怠而欲出者,曰:不出,火且尽;遂与之俱出。盖余所至,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,然视其左右,来而记之者已少。盖其又深,则其至又加少矣。方是时,予之力尚足以入,火尚足以明也。既其出,则或咎其欲出者,而余亦悔其随之,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。

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於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,於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,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
余於仆碑,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,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,何可胜道也哉!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。

四人者:庐陵萧君圭君玉,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,临川王某记。

译文:

们所说的慧空禅院,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。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,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,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。距离山洞一百多步,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,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、损坏近乎磨灭,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。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,大概是(因字同而产生的)读音上的错误。

到)寒气逼人,打问它的深度,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──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。小编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,进去越深,前进越困难,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。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:再不出去,火把就要熄灭了。于是,只好都跟他退出来。小编们走进去的深度,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,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,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,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。洞内更深的地方,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。当(决定从洞内退出)时,小编的体力还足够前进,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。小编们出洞以后,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,小编也后悔跟他出来,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。

而又近的地方,前来游览的人便多;危险而又远的地方,前来游览的人便少。但是世上奇妙雄伟、珍异奇特、非同寻常的景观,常常在那险阻、僻远,少有人至的地方,所以,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。(虽然)有了志气,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,但是体力不足的,也不能到达。有了志气与体力,也不盲从别人、有所懈怠,但到了那幽深昏暗、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,也不能到达。可是,力量足以达到目的(而未能达到),在别人(看来)是可以讥笑的,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;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,便可以无所悔恨,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?这就是小编这次游山的收获。

小编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,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,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,哪能说得完呢?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。

同游的四个人是:庐陵人萧君圭,字君玉;长乐人王回,字深父;小编的弟弟安国,字平父;安上,字纯父。至和元年七月,临川人王安石记。

<<游褒禅山记>>赏析

<<游褒禅山记>>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。表面上看,本文是一篇游记,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。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、议论相结合,记叙为议论服务。

www.999005.com)的粉丝们王文公文钞>>卷八)借题写己,深情高致,穷工极妙。(<<唐宋文醇>>卷五十八李光地语)用笔最折。(沈德潜<<唐宋八家文读本>>卷三十)这些论述都道出了本文的深层含义,可谓王安石的知音。

<<游褒禅山记>>教案

教学目的

1.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,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,语文教案-游褒禅山记。

3.掌握"以""其"等虚词的用法,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。

4.背诵全文,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。

教学设想

1."即事明理"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,这既是本文的难点,也是重点,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'呼应关系,力求讲得透辟一点。

2.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,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,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、解难,培养自学能力。

3.凡是要学生辨析、积累的实词和虚词,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,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,使之反复巩固,温故知新。

课时分配

2课时

教学过程

第一课时

一、导入新课:

二、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。

1.关于王安石:

王安石(1021~1089),字介甫,号半山,宋朝临川(现在江西省临川)人,政治家,文学家,思想家。后被封为"荆国公",人称"王荆公"。

是一位诗文久久游戏网(http://www.999005.com)的粉丝们,散文雄健峭拔,为唐宋八久久游戏网(http://www.999005.com)的粉丝们之一。其诗长于说理,精于修辞,间有情韵深婉之作。他的作品今存<<临川集>><<临川集拾遗>>等。

2.关于本文写作背景

(1070年)拜相。他不顾保守派反对,积极推行新法。提出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的观点,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。

三、课内预习。

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、2两段,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。

四、讲读第1、2段:

(一)指名朗读、口译。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。

重点掌握以下词、句(作适当板书):

1.一词多义:

(1)"卒":①死。"卒葬之"。②终于。"卒相与欢"。(<<廉颇商相如列传>>)③士兵。"夫以疲敝之卒......"(<<赤壁之战>>)

(2)"文":①碑文,整篇文章。"其文漫灭。"②文字,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<<语文教案-游褒禅山记>>。"独其为文"。、③华美、有彩饰。"舍其文轩"。(<<公输>>)

(3)"道":①道路。"有碑仆道"。②说、讲。"何可胜道也哉"。③道理。"传道受业"(<<师说>>)④正确的方法。"策之不以其道"。(<<马说>>)。

(4)"极":①尽,-尽情享受。"极夫游之乐"。②至多,最多。"亦极七八万耳"。(<<赤壁之战>>)

2.词性活用:

(1)"舍":筑舍定居。名词活用为动词。"始舍于其址"。

(2)"名":①命名,称呼。名词活用为动词。"名之曰褒禅"。②说清楚,说明白。名词活用为动词。"而莫能名者"。

(3)"穷":穷尽,走到头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。"好游者亦不能穷也"。

3."......者......也"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:

(1)表示单纯的判断,"者"前是主语,"者"后是谓语。如"今所谓慧空禅院者,褒之庐家也"。"廉颇者,赵之良将也"。

(2)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,"者"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,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。如"今言'华'如'华实'之'华'者,盖音谬也"。"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而后私仇也"。

(二)引导学生讨论问题:

1.概括这两段的段意,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。

提示: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。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。

2.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,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,形成立体感。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,说出禅院、仆碑、前洞、后洞的方位。

3.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?

4.第2段略写什么?详写什么?运用了哪些对比?有哪些作用?

者已少、其至又加少对比;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;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。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。

(三)全班朗读课文两遍。

五、布置作业。

1.将文中出现的有"其"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,并归类整理。

2.预习3、4、5段,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。

Page: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